首页>菏泽频道>内容详情

做好基层“传声筒”,当好群众“代言人”——记牡丹区人大代表、西城街道康复社区党委书记范玉华

2024-05-28 16:36:5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葛红岩 李冬访

“我从来没想过把自己当成社区的书记,只想着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我做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工作。”牡丹区西城街道康复社区党委书记范玉华一再用“普通”二字形容自己所做的工作,然而正是基层工作人员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作,如同一砖一瓦筑起了群众的“幸福梦”。

探索新路径,织密群众“幸福网”

无物业管理、无组织引领、无人防物防“三无状态”,这是22年前的康复社区。

环境好、治安好、服务好、风尚好、邻里好的“平安社区”,这是今天的康复社区。

位于牡丹区西城街道康复社区,是棚改拆迁安置小区的城中村。在城市建设开发中,曾经一段时间处于无序状态,整体呈现出居住人员复杂、基础设施不全、车辆停放杂乱、环境卫生脏乱、消防隐患较大等问题,一度成为城市治理的痛点、群众关注的焦点。

2002年10月,康复社区成立,社区居民有了依靠的“家”。近年来,社区从强组织、壮队伍、优服务、强治理等方面发力,将一个个散、乱、杂的小区变为焕然一新的温馨“平安社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他探索实践,创新服务新方式、社区治理新形势,在社区建设中创出多条“新路径”,开展“爱心铃”、义务巡逻、“法律进社区”等工作,让社区治理链条逐渐健全。多年来,在范玉华的带领下,康复社区先后创建了“全国安全社区”“山东省平安社区”,并获得“平安菏泽先进单位”“牡丹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康复社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06年至2008年,康复社区成立“爱心铃”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项目,主要针对辖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提供各类帮扶救助服务。“别看这东西挺小,作用还真大。有啥紧急情况只要轻轻一按,社区工作人员很快就能赶到,这是给我们老人的安全添了一道保障。”回忆起“爱心铃”,70岁的独居老人高兴地说。

“要注重巡逻纪律、抓住重点路口。”范玉华对各个片区夜间治安巡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切实为群众站好岗、守好夜。2004至2009年,义务巡逻过程期间,发现有未关车门的车辆时,积极联系车主提醒上锁,严防发生盗窃车内物品案件,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以实际行动守护一方平安。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末梢,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在范玉华看来,做好社区工作离不开法治:“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我们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在他的带领下,社区工作人员经常走进社区开展指导调解和普法宣传活动。

倾心尽力,解民忧暖人心

康复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多、工作任务重,近年来因棚户区改造,社区多个安置房小区亟须建设、分配。从入户摸排时的“闭门羹”、政策解释时的碰钉子、洽谈协商时的“拉锯战”,再到后来的工作认可,他不讲困难、只讲担当,耐心细致为群众答疑解惑,专业严谨把控政策要求。

 “根据你家房本面积按照拆迁政策,我给你算一算置换面积,你对政策还有什么顾虑,咱们慢慢聊。” 面对不同拆迁居民的疑问和顾虑,他每天在居民家中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早上5点到晚上11点挨家挨户走访,一天下来,衣服被汗水沾湿,他用真心换安心,居民从抵触到慢慢接受再到完全认可,离不开他的真心与耐心。在动迁过程中,他还主动为困难群众解燃眉之急,协调搬迁,让居民无后顾之忧。

 

范玉华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始终专注做好一件件平凡琐碎的小事,这就是他,一名普通的社区干部。他把群众的诸多合理想法化为实际,认真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我为群众办实事”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外卖员大多一手握着车把,一手拿着手机,边看导航边看路,车速依旧很快”“菏泽市立医院周边道路交通拥挤,非机动车占道乱停乱放”“菏泽进入高铁时代,应加快发展本地经济来稳住人,留住人,强化人才优惠政策支持,并以此吸引返乡创业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当选牡丹区第十五届、第十六届、第十七届、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人大代表以来,他坚持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积极将基层群众最迫切的诉求反映给相关部门。

“将小事做好,把好事做实。”范玉华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社区书记,他将继续脚踏实地,从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小网格”,延伸“康复社区微实事”,让社区邻里一条心、一家亲,不断提升康复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