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农历大年初四,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时,位于菏泽经济开发区的菏泽裕罗电器装配有限公司却已火热复工复产。不过,由于订单数量增加,加之开工时间较早,“用工荒”成了这家企业新年的头等难题。当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困难,同样早早返岗的菏泽经济开发区驻企服务人员随即结合“春风行动”进行招工宣传,帮助这家人口密集型加工企业顺利通关。
菏泽裕罗电器装配有限公司的“如沐春风”是菏泽经济开发区近年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资金、项目、人才聚集效应的一个缩影。在一系列“筑巢引凤”举措的推动下,春节过后,菏泽经济开发区已有20个项目如期开工,拟投资156亿元,菏泽经济开发区经济建设的开年“第一枪”声震四方。
菏泽有了玛莎拉蒂工厂
“万万没想到,老家要建玛莎拉蒂工厂。”2022年春节假期,三年没有返乡过年的刘先生在听闻“玛莎拉蒂、大捷龙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项目已于去年落户菏泽经济开发区”的消息后直呼惊叹。
据了解,精进电动玛莎拉蒂、大捷龙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项目投资5亿元建设,所用的2个车间占地约50亩,围绕新能源汽车“三合一”电驱动总成自主化,实施“三合一”电驱动总成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是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项目”。该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税收1亿元。
除了玛莎拉蒂、大捷龙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项目,山东康沃控股有限公司高性能大功率环保发动机制造基地项目投资金额及产业前景也同样可期。“康沃动力与天津大学合作研发的甲醇动力发动机开创了世界先河,目前已建成投产,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税收4亿元。”菏泽经济开发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据了解,2021年菏泽经济开发区新签约96个项目、总投资388亿元,新开工项目47个、总投资153亿元,续建28个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全年完成一般公共财政收入32.78亿元,总量跃居菏泽市第二位,增长23.3%,占年初预算的114.1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0.69亿元,同比增长25%,总量占据菏泽市首位。
梧桐花开凤自来
众多高技术、新业态的项目缘何纷纷选择在菏泽经济开发区落地生根?答案自然与当地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打出的一套套“组合拳”存在必然联系。
近年来,菏泽经济开发区成立了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配套印发了相关工作规则和细则,让营商环境优化有了看得见、摸得准的参照标准。菏泽经济开发区不断完善项目服务制度,采取“1名园区招商联系人+1名企业联系人+N个行政职能部门联系人”的方式,帮助企业项目建设提供全周期跟踪、全流程服务。菏泽经济开发区深入落实县级领导包保联系企业(项目)制度,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投资重点项目实行分包责任制,成立跟踪服务协调小组,从项目跑办、洽谈、签约、审批、占地直至开工、建成全程负责。
过去的一年,菏泽经济开发区统筹整合各类资金15亿元,用于新建、改建和提升改造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在设立6个专业园区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区直部门业务骨干到园区挂职制度”,既发挥了园区的专业技能优势,又突显了区直部门的沟通协调优势,帮助园区和企业解决了一批存在的困难问题。
与此同时,菏泽经济开发区同样将“最多跑一次”落到实处,率先启用“秒批”系统,企业登记时间从1天压缩至几十秒。与省内22家县(区)行政审批局签订了“跨域通办”协议,有效解决了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难题。
“人才飞地”破解引才难
集聚人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题中之义,但当前,中小城市普遍面临人才招引难的问题。人才进不来、留不住,也给小城市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带来诸多限制。
为此,近年来,菏泽经济开发区积极探索“人才飞地”平台模式,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发挥人才新政30条的政策效应,实施更具吸引力的人才落地政,目前与菏泽经济开发区有长期合作的高端专家286人,其中院士14人,培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省级以上人才46人,高层次人才总量7600多人,高端人才总量和新增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高层次、高水平、有能力支撑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正稳步搭建。
菏泽经济开发区针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主导产业,每个产业邀请10名专家,并坚持“择优选取、动态调整、突出专业、注重实效”原则,确定入库专家名单,共计49人。菏泽经济开发区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采取即来即报告,随来随联系的方式,给予全方位服务。(葛红岩 姜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