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徐景春 王平
小满时节,丰收在望。近日,记者走访了济宁市多个县、市区农村,深入民间,了解到兖州区、邹城市、嘉祥县、汶上县和泗水县的有关特色种植业方面的情况,各地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和生产便利条件,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多举措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惠泽农民增收,助推济宁乡村振兴。
兖州区:打造向阳花家庭农场,培植绿色休闲旅游增长极
记者走进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大南铺村,这里有一个被称为“最潮农场主”的种粮大户——马兆文。之所以被冠以“最潮”的名头,是因为整个农场就像一个大花园,市民来这里采摘,既能享受田园风光,又能吃上最新鲜的瓜果蔬菜。
马兆文介绍,近年来食品安全越来越受社会关注,每个人都希望吃上新鲜健康美味的蔬菜水果。积极投身绿色农业,满足人们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这是她从事农业的最大的梦想。2014年,她在新兖镇大南铺村流转土地460亩,成立向阳花家庭农场,其中种植粮食300多亩,蔬菜等经济作物100多亩,园内大棚30多个,一分地菜园40多亩,大棚内主要种植了哈密瓜、羊角蜜、网纹瓜等多个稀有甜瓜品种,目前成为兖州区第一家哈密瓜种植基地。2019年10月,兖州区向阳花家庭农场入围全国第一批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名单。
向阳花家庭农场注重科技转化,创新种植模式。农场引进了新品种和绿色高效种植技术,调整了农场的种植结构,逐步由粮食种植向经济作物转型升级,哈密瓜种植由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十几个优质品种;由一年种植一茬哈密瓜,创新到现在的一年种植两茬哈密瓜、一茬蔬菜的种植技术,亩经济效益倍增。农场还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摸索出了私人定制、休闲农业、打造本地品牌等经营理念。
“在这里种植蔬菜,看着是怎么种的,怎么管理的,吃着这个菜比较放心,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既吃着新鲜蔬菜,又享受着采摘的乐趣。”市民程振芬边摘菜边说,前年她在这里认领了一分地。
多年来,向阳花家庭农场坚持“绿色、生态、有机”的发展理念,通过不断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开发新模式,严格管控生产过程,积极发展高效、绿色、有机农业。同时与当地农业农村局密切合作,邀请专家来农场进行技术指导。
“通过这几年的摸索,这个效益要比露地的高十倍。像我们的大棚,平均效益达到了1万元左右,露地蔬菜在1000元左右,2021年我们达到了40多万元。今年哈密瓜也不愁销路,通过卖哈密瓜,估计年收入50余万元。”向阳花家庭农场负责人马兆文满怀信心地介绍。兖州区通过打造向阳花家庭农场,培植绿色休闲旅游增长极已显示出良好效果!
邹城市:采用“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发展特色食用菌种植
“其实,我们邹城市蘑菇产业发展较早,从最初的少数家庭种植,到发展特色种植村,特色种植乡镇,没有用多少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台阶,业绩不断攀升,产品品牌知名度也提升起来了!”一位种植香菇的个体户张大伯对记者说。
钓鱼台村位于大束镇东6公里处,342省道北侧,有农户230户,村民766人。村庄南倚林木茂盛的鸿山,北邻文化底蕴深厚的葛炉山,大沙河自东向西从村南穿过,因西周时期一代名相仲虺在沙河边钓鱼体察民情而得名。
该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游河休闲旅游特色村。2019年以来,投资2000余万元相继实施了大沙河生态修复、景观绿化、立面改造、文化节点建设等工程,栽植各类绿植2万余株,打造游河步道500余米,微景观7处,美化墙体12000余平方米,新建广场、村史馆各1处。
在产业发展方面,该村主动承接蘑菇小镇食用菌产业辐射带动,采用“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发展特色香菇、鸡枞菌种植,现已运营菌菇大棚22座。同时,利用整治后的大沙河生态资源,通过经济合作社,开发建设休闲垂钓中心和集体农家乐项目,发展休闲娱乐产业,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25万元。
“2021年以来,我们邹城市的食用菌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民从种食用菌中尝到了甜头,收益不错。邹城食用菌种植可以说是声名远播了。如果你不信的话,你就去一线大城市的百货超市问一下,说不定,还真的有我们邹城市的食用菇呢!”一位正准备发车的物流小哥对记者说。
嘉祥县:建设种业产业园,赋能大豆产业发展
嘉祥县近年来,嘉祥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实施5大工程10个重点项目,把“嘉祥豆种”打造成为引领嘉祥农业增效的“新引擎”、农民增收的“新突破”、农村增绿的“新旋律”。
依托山东嘉丰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建立园区建设投融资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加强大豆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和监管工作意见、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大豆轮作)工作实施方案、金融支农创新繁种大豆收入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扶持政策,从基地建设、科技创新、金融保险等方面支持种业发展。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依法依规用好政策,严格监管资金,确保有效合规使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及时公开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发现并处置违规失职行为,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充分发挥企业在资源配置、产业发展、投资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加强种业自主创新与合作,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国内外种业资源做大做强。引导种业企业入园集聚,创新“种业+综合服务”的经营模式,建立健全种业研发-繁育-生产-加工-销售闭环发展机制,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条。2021年产业园总产值达23.48亿元,其中主导产业产值达到15.02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63.9%,产业园一跃成为国内大豆种子生产集聚区、销售集散地、科技集成应用区。
“我们在“富”市场主体上下功夫。通过“抓龙头、建基地、联农户”,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2021年底,全县种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1家、市级17家,关联企业发展到25家,农业合作社220家、家庭农场227家。园区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占比达56%,通过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带动农民30余万户,其中带动园区内农民就业人数8万余人,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53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36.5%。”嘉祥县宣传部负责人表
汶上县:建设甘薯种苗繁育基地,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和订单种植
“小甘薯带来甜日子,汶上已成全国最大甘薯苗供应基地。我们真正实现了种植小小甘薯,铺好致富路!”汶上县次邱镇的一位农技员对记者说。
近几年,济宁市当地不断拓展甘薯深加工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开发出薯条、薯片、甘薯醋等几十种产品。尤其是汶上县,在种植甘薯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的业绩。
济宁市汶上县次邱镇,依托甘薯产业发展基础,镇里规划建设了汶上县食品工业园,培育一批与甘薯规模化种植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物流、贸易集群,着力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休闲观光等外部增收渠道,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建成后将成为汶上县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3个村种植甘薯1万余亩,群众实现增收1200余万元,这已是前几年的事啦!随着种植技术的革新与进步,甘薯的质量提高了,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益更高了!我们家坚持年年种甘薯,收入很好。现在已在城市为儿子购置了楼房了!”农民赵大叔对记者说。
“我们启动实施了甘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甘薯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和订单种植、协会管理模式,引导薯农科学种植、科学管理,促进甘薯基地建设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区域布局生产,努力打造‘汶上甘薯’地域品牌。”汶上县农业局相关人员表示,以甘薯良种繁育与规模化种植为基础,通过“育苗+生产+加工+科技+物流”的融合凝聚,实现品种优良化、种植规模化,争取打造甘薯全产业链发展,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在生产栽培过程中很容易受病毒感染。为提高种苗质量,汶上县以金藤薯业基地为依托,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山东省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建成了山东金藤甘薯研究院,建成3000㎡的脱毒组培实验室,开展甘薯苗的脱毒、组培。令人欣慰的是年产优质甘薯苗近20亿株,汶上业已成为了全国最大甘薯苗供应基地。
泗水县:打造阅湖尚儒研学基地,助推文创乡村经济发展
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龙湾湖西岸有一处阅湖尚儒研学基地,已建成了一期龙湾书房,鲁班记忆工坊,陶朱工坊,艺舍,方寸园,七间民宿等大部分空间以来,现已进入试运营状态,同时与鸿福源农业,济宁桑蚕企业的合作种植也已完成,形成了专业非遗传统文化体验,林果种植,研学写生,产品展销输出等空间与相关业态。
目前营业的研学课程包括,陶艺体验,木工制作,大自然教育,丛林穿越,朗读亭,绘画写生,拓展,手工等业态,已接待了来自济宁,邹城,江苏,北京的团队共计40批次累计8000余人,未来实现住宿和餐饮的的功能后,预计每天接待量在300余人,能在餐饮,住宿,农特农产,种植采摘等方面,较好地支持和带动地方就业和经济收入,形成了各种产品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为配合基地研学需要及发展,公司建设打造了龙湾湖文创一条街,设置文创产品,地方特产小院,咖啡酒吧,茶舍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业态空间,为各类各种研学消费群体提供了新的消费与体验资源,形成了研学与产业的互动与支持。创新了研学写生的新课题新模式。
基地还将继续投资二千余万元,打造龙湾学舍,桑蚕研学,丛林探险,丛林拓展基地,产品小院,产品展销超市以及小吃商业街配套等基础设施及功能区,为进一步形成与推动研学写生与在地性商业运营,创造更好的配套资源与基础条件。
“为将来实施艺术节而配套的龙湾湖户外情景露天艺术剧场,水上中心,主题雕塑,沿湖景观栈道等相关研学写生配套场景空间,也正在规划设计之中。目前为解决基地几百人吃住而建设的龙湾学舍及相关配套空间,已接近甩声,即将投入使用。”工作人员李小姐说。
基地位于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龙湾湖西岸,占地面积三百余亩,距鲁南高铁泗水出口,日荷高速泗水出口仅十分钟路程,距京沪高铁曲阜出口三十分钟路程,毗邻尼山圣境,生态优美,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基地建成后,一二期密切相融,互为资源,年接待能力将达到二十余万人,形成一个主题明确,功能完善,富有动能与活力,高效带动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文创型乡村研学旅游商业综合空间。
另外,等闲谷艺术小镇是立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合国内外优质文化文创和艺术资源,以“研学+文创+艺术+教育+农业+旅游”模式运营的多功能、文创型乡村文化和艺术综合体。小镇规划占地面积约3300余亩,总投资3.5亿元,为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核心起步区。项目三期计划2022年1月启动实施,整个项目预计2023年完成。全面建成后,将成为聚合文化旅游、展览演出、文创研学、教育写生、花卉农耕、
济宁,这是一方古老而文明的热土,更是一方充满希望的田野。通过现场深入采访,记者了解到济宁特色种植业的基本情况,各县、市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科技创新、集群发展,着力打造现代种植业,惠泽农民增产增收,全力助推进济宁乡村振兴,获得了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