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冬访
在菏泽定陶区的田间地头,果蔬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邮储银行菏泽市分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为当地农户和合作社注入强劲动力,推动盐碱地变“聚宝盆”,小果蔬成就“大产业”。
5月23日,马集镇合丰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240余亩田地上,河西二红洋葱即将迎来丰收。“我们创新采用‘洋葱——大葱——菜花’一年三熟轮作模式,通过科学配比有机肥、精准控制灌溉周期,接下来种植的铁秆大葱亩均产值预计突破万元。”合作社负责人李爱波站在田埂上介绍道。
在这片“全年无休”的土地上,邮储银行菏泽市分行的金融活水正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和邮储银行合作2年了,100余万元的产业贷,不仅保障了优质种苗采购,更支持我们开发出真空保鲜包装的精品大葱。”李爱波的话语中满是喜悦。金融支持让这片土地从单纯的产量增长转向价值提升,如今,李爱波生产的礼盒装大葱,正通过兰州等高端市场渠道销售。
与此同时,定陶区黄店牛楼村的牛玉海站在自家7个果蔬大棚前,望着红彤彤的“西红柿715”挂满枝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牛玉海介绍,目前他的果蔬两用大棚种植西芹、西红柿、黄瓜、豆角等作物20余亩,丰收期每天需20名工人协作,产品远销西安、郑州、湖北等地。
谈及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牛玉海对邮储银行的“及时雨”记忆犹新。在他计划购买种苗、化肥、大棚塑料布时,该行提供的40万元产业贷,不仅解决了优质农资采购资金,更支持完成大棚保温层改造。“我们下一步通过品种改良,重点发展口感型果实,让果蔬品质与产量实现提升”。
如今,在邮储银行金融活水的滋养下,定陶区果蔬产业正从 “小而散”走向“大而强”。一棵棵挺直的铁秆大葱、一串串红彤彤的西红柿,不仅描绘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更奏响了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