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菏泽频道>内容详情

相见不相识—带您掀开低血糖的神秘面纱

2023-10-18 09:27:4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东鹏 通讯员 王霞 

近日,菏泽市牡丹区的朱大爷因“间断意识障碍1天”,由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收治入院。早上6时,朱大爷突然出现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呼之不应,家属非常着急,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第三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赶到后,急测指尖血糖,结果显示1.7mmol/L,遂立即给予高糖推注、10%葡萄糖持续滴注,朱大爷意识逐渐好转,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血糖并急行颅脑CT,排除脑出血后入住内二科。

入院后,经内二科医护人员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到,朱大爷3-4个月前在社区查体发现血糖升高,家属在药店自行购买“二甲双胍格列本脲”降糖治疗。近几日,朱大爷食欲欠佳,进食量较前减少,但仍每日在家属协助下按原来的剂量服用降糖药,没有及时减量,最终导致了低血糖的发生。住院期间,内二科医护人员积极纠正低血糖,同时补液促进药物排泄,并结合朱大爷的年龄、基础病、合并症等因素,为其制定了个体化的降糖方案,督促其规律监测血糖,食欲下降时及时减少降糖药物剂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朱大爷的血糖逐渐稳定。

像朱大爷这种情况入院的患者不在少数,有经验的家属能及时辨认出低血糖,做出应急措施,但也有一些家属不了解情况而延误病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掀开低血糖的神秘面纱。

首先,什么是低血糖?

对于没有糖尿病的患者,当血糖<2.8mmol/L时;或需要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时,就属于低血糖。

低血糖有哪些表现?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和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头晕、手抖、饥饿感等)和中枢神经症状(如意识模糊、认知功能障碍、抽搐和昏迷)。但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异质性,出现低血糖时常不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而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等脑功能受损症状,夜间低血糖可表现为睡眠质量下降、噩梦等,当出现这些不典型症状时应高度警惕。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可能并没有早期症状,而是一发作就陷入昏迷或出现躁狂现象,夜间低血糖常因难以发现而得不到及时处理。

那么,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如何选择降糖药物呢?

老年糖尿病患者肠促胰素分泌降低,肝糖原储存和释放功能减弱,自身调节低血糖能力下降,肝肾功能减退,如果降糖方案应用不当则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血糖发生风险较低的药物,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等。降糖药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一种降糖药为磺酰脲类药物,它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本脲等,主要作用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糖效果明显。但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低血糖,尤其多发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像60岁以上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或营养不良者,药物剂量过大、体力活动过度、进食不规则或减少、饮含酒精饮料等亦为常见诱因。

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自身特殊性,老年人低血糖问题需重视,应综合患者自身状况,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科学管理血糖,不要盲目到药店购买药物服用。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