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葛红岩
与一组组亮眼的数据相比,一幅幅催人奋进的实景或许更具视觉冲击力。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目前在位于菏泽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地看到,到处热火朝天、踏“春”提速,建设者们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抓进度、扩投资,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
“双招双引”是集聚资源要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菏泽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鲁西新区起步区建设的主阵地,菏泽经济开发区统筹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坚持人才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跑出“双招双引”加速度。
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 决胜“第一战场”
“双招双引”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为决胜“第一战场”,菏泽经济开发区可谓使出了“洪荒之力”,打出了一套富有自身地域特色而强劲有力的“组合拳”。
菏泽经济开发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招商引资的各项工作之中,“招大引强”历来是当地的主要发力点。据介绍,2021年,菏泽经济开发区新签约东旭光电、高纯碳化硅粉体、“LNG成套设备”等重大项目96个,总投资约300亿元;新开工劲嘉新材料、瀚邦产业园、汉瑞5G光通信项目等47个,总投资153亿元;续建康沃动力、智慧冷城、简道制药等项目28个,总投资200亿元。
除了“瞄准大鱼”,菏泽经济开发区也在“精准招商”上做足了功课。“我们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支持和帮助现有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如以康沃动力为桥梁,成功签约落地了上海石化漕泾特种装备、上海晋发发动机零部件等项目。”该工作人员表示,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当地坚持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将招商引资与返乡创业工作紧密结合,建立长期联系,助力招商引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此外,一个个重大项目相继落地的背后也自然少不了相关工作人员的“跑断腿”“磨破嘴”。2022年年初,菏泽经济开发区制定了全年外出招商计划,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坚持每月至少带队外出招商一次。
栽好“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
“山东丹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教授文学军、山东简道制药有限公司教授王洪、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李奉珠、道中道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孙云龙、菏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研究员赵同科……”翻看菏泽经济开发区今年一季度引育重点人才花名册,一个个业内响当当的名字跃然纸上。“金凤凰”缘何会从省城济南,甚至首都北京飞往菏泽经济开发区落足?因为当地早已为他们栽好了“梧桐树”。
近年来,菏泽经济开发区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坚持高端人才和基础人才“两手抓”,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同时因事制宜,特岗特聘、特事特办,广泛利用高校直通车、人才大集、青鸟驿站等载体,吸引人才来到开发区,留在开发区。“今年第一季度,开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屏对屏”“云招商”“网上签”等方式,新签约天津医药集团、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高效精密模具制造等13个过亿元项目。”菏泽经济开发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今年以来,当地引育重点人才数量31人,涉及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医卫健康等多个产业领域,引育硕士及以上高端人才达100余人。
目前,菏泽经济开发区已拥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50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57家,建有新型研发机构17家。
“凤凰引来了,后续的相关服务也一定要跟得上。”上述工作人员表示,为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菏泽经济开发区坚持把打造一流“人才生态”作为人才建设的关键,不断健全服务机制,成立人才服务专班,配备服务专员,开通人才绿色通道,在项目申报、政策落实、服务签证、工作许可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服务,实现了人才“引得来、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