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葛红岩 通讯员 苗蕊
为切实推进阳光、透明、开放、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近日,菏泽牡丹区胡集镇开展了以“政务公开看振兴”为主题的“政府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村“两委”代表、村民代表及媒体记者参加。
本次“政府开放日”活动,改变以往固有形式,采用新思路、新方法,全方位宣传推介胡集镇政务公开工作,聚焦民声问题,以“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依托,让各界代表、群众关注了解胡集镇各方面发展,牢牢把握“问政于民”与“还政于民”逻辑关系,真正做到政务公开为人民。参观小组一行先后到北李垓村、胡集大队村委会、帝尧陵公园、亚联企业和菏泽北高速卡口观摩学习,在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同时,各界代表也能够从中感受到胡集镇在“五大振兴”方面的“大踏步”姿态。
振兴第一站:生态振兴——北李垓村。整治人居环境,绘就美丽乡村图景,助推乡村振兴。走进胡集北李垓村,曾经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清幽凉亭,绿色草坪,乡村如画,暖阳投射在宁静的村落里,静谧而美好。在参观过程中,代表们可以感受到胡集镇在北李垓村的建设过程中真正做到了“致广大而尽精微”,不仅在做到让人民有房可住、有路可走、有水可用,更是在细微之处考虑周全:生活垃圾的绿色分类处理、污水治理与改厕、文化活动广场的建设都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带去一份温暖。秉着“打造完成不是目的”的理念,对于完成整治工作的村,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群众自觉保持,同时,胡集镇党委政府多管齐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不仅仅为村民带来生活的便利,更是为周边其他乡村建设提供了一份“参考答案”。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胡集镇整合各类资源,做好统筹规划,预计于今年年底完成对全部行政村的生态人居环境打造。
振兴第二站:组织振兴——胡集大队村委会。组织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和保障,在组织振兴方面胡集大队村委会真正做到了将“组织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方面的“主心骨”作用。在胡集大队村委会的工作中,代表们可以看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态度,将政务工作透明化、公开化,真正的将工作放在阳光下,设立“设岗定责”、胡集村村干部值班表、四德榜等公示栏,以多种方式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与建议,以政民互动的方式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振兴第三站:文化振兴——帝尧陵公园。“尧葬成阳,此云谷林,成阳山下有谷林”,据多方考证,帝尧陵公园即为胡集镇为古成阳遗址,古书上的浓厚一笔赋予了这片土地更多的历史文化气息,“帝尧陵公园”作为文化旅游景点,是胡集镇“一带三园”旅游产业的重要一环,从“尧王鼎”到“祭文碑”再到“华夏祭祀圣坛”代表们不仅能感受到先秦文化的恢弘,更能够看出景区建设的用心。胡集镇“帝尧陵公园”的建设中,不仅注重外在,更注重文化内涵的打造,充分挖掘祖源文化内涵,展示祖源名人文化、姓氏文化和美德文化,以文化内涵吸引游客,以文化振兴助推乡镇经济发展。此次参观活动,也让各界代表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胡集镇在文旅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振兴第四站:产业振兴——亚联企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近些年来,胡集镇一直秉承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全面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服务与便利,让更多有能力、有态度、有发展的企业“开在家门口”。菏泽亚联合创人造板有限公司就是胡集镇周围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绿色生产,以“环保与发展兼并,效益与管理同优”为口号,为其他周边企业的发展提供模板,营造一个卓越的生产经营环境,带动乡镇经济发展。
振兴第五站:人才振兴——菏泽北高速卡口。“抓好乡村振兴,带头人是关键”,乡村振兴中一个好的带头人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培养村带头人是人才振兴的关键一环。胡集镇近几年来一直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让年轻人“离乡变返乡”。代表们来到菏泽北高速卡口,可以看到年轻干部奋斗在抗疫一线,“疫”无反顾”在高温下坚守岗位,展现出了基层干部不畏艰苦,砥砺前行的精神,也让人民群众更加信任胡集镇工作,起到了模范带头人的作用。
活动结束后,召开了座谈会,各位代表畅所欲言。乡村振兴是胡集镇当下的工作重点,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能够借用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这个机会让人民群众了解到胡集镇“五大振兴”工作的突出成绩,通过邀请搭建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在座谈交流会上,代表们表示出对“政府开放日”活动的肯定,并提出宝贵意见:要注重人居环境的长期保持;加大对于景区的宣传力度等。对于群众所发映出的问题,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保安表示: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对于乡村环境改善下了很大的决心,将继续加快推进乡村环境建设工作,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今后,胡集镇更要重视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将政策放在阳光下,对群众“说真话”“交实底”,让群众看到该看的、想看的,接受人民的监督与建议,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的便捷度、体验感,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全力打造阳光、开放、服务型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