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郭孝敬 通讯员 李英丽
近年来,菏泽东明县大屯镇创新推行真心引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诚心留才“四步工作法”,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全镇人才队伍扩容、提质、增效,“硬核”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大屯人才样板”。
“求贤若渴”寻觅人才 打造聚才“新格局”
紧贴全镇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科学指定引才清单,积极引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等短缺急需人才,大力补充乡村振兴人才缺口。利用好国家扶持政策。面向社会招录高层次人才、公务员、定向培养选调生、“三支一扶”等人员20余人,连续多年举办考入本科及以上院校学生奖励大会,奖励扶持学生1200余人,发放助学金100余万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掌握乡土人才信息。建立乡土人才库,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联络方式,吸引40余名懂农业,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返乡。
“因材施教”培育人才 拓展育才“新能力”
实施乡土人才“四个一”工程。做到“培养一名人才,做强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群众,推动一地发展”。结合农业、板材加工业等人才缺口产业,邀请农业大学专家、制造业高级工程师等开展技术培训,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100余人,板材技工1200余人。举办村党组织书记人才培训班。召集全镇村党组织书记组建“学习观摩团”,先后2次前往开发区陈集、牡丹区小留镇、曹县庄寨镇等地,听经验、学做法、明思路,激动力。着力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合作社5家,成立板材加工园区3个,为周边村民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
“各尽其能”使用人才 提供用才“新舞台”
搭建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引领集体经济、板材加工产业等平台作用,利用彭庄村等电商行政村,引进菏泽博飞木业有限公司等电商龙头企业,深入实施特色产业专家“1+X”传帮带,创办镇级国有公司2家,蔬菜瓜果大棚200多个。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推行“专业人才+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发展链深度融合,全镇培育农村职业技术能手70人,吸纳3000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提高群众收入水平。
“多措并举”留住人才 制定留才“新良方”
政策支持“心贴心”。全面落实《东明县高层次人才公开引进实施办法》《东明县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等制度性文件,在居留、购房、补贴等方面给与政策支持。党建引领“点对点”。注重在乡村实用人才、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和村级后备力量,吸纳进村“两委”班子,各村建立至少3名后备人才工作台账,开展1名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周到服务“手牵手”。举办乡村振兴镇级“擂台比武”3次,促进人才沟通交流,宣传优秀人才事迹。及时为人才解决生产、技术、销售、资金等难题,让人才在大屯镇落地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