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菏泽频道>内容详情

“堆”出“绣”美人生——菏泽鲁西新区刘宪堂:让曹州堆绣从“指尖”到“心间”

2023-05-10 09:58:0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冬访

近日,在菏泽鲁西新区陈集镇曹州堆绣工作室,66岁的刘宪堂坐在桌前,将一片片的布料剪裁、粘贴后,用手轻轻堆起绿叶和花瓣,不一会儿功夫,质感饱满、色彩艳丽的牡丹花已具雏形。刘宪堂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堆绣”第七代传承人,接触堆绣以来,他已经坚持了二十余年,制作的《花开富贵》《盛世春光》《十二生肖》等一幅幅堆绣作品栩栩如生,让人眼前一亮。

“曹州堆绣是以丝、麻、棉、毛等织品为材质,通过剪、贴、裹、堆等工序制成的纯手工艺品,整幅作品将水墨画的渲染、工笔画的线条、版画的浮雕融为一体。”刘宪堂告诉记者,曹州堆绣起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在菏泽流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曹州堆绣集中于陈集镇,用晕色、切色、拉丝等20余种堆法,形成了具有浓厚的鲁西南地方风格。

堆绣听则易,做而难。据刘宪堂介绍,曹州堆绣作品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从花鸟动物到人物故事,题材包罗万象,注重表现人物的造型和神态。其灵魂在于“堆”,非常考验创作者的耐心和技法,一幅不大的作品制作起来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就牡丹来说,从叶子、枝干再到花朵、花蕊,每个细节他都要求非常严格,“制作时要全神贯注,将手中不同颜色的织物,按照一定的图案形状一层层组织、堆叠,形成立体的造型。”

20多年来,刘宪堂每一步都是一丝不苟,每一幅作品都是精益求精。雍容华贵的牡丹、飞舞的蝴蝶、放牛的牧童、威武雄壮的老虎,无不传神生动、栩栩如生,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都层次分明、形象逼真,犹如一幅丝质的彩色浮雕。“我是菏泽人,我爱这片土地,也对牡丹情有独钟,所以一开始制作了很多牡丹作品,后来也制作了梅、兰、竹、菊、十二生肖等多种系列的作品。”随着制作堆绣技艺日趋成熟,他还将传统的东方技艺与西方油画相结合,用布制作出向日葵、吹笛少年等,别有一番意境在其中。除此之外,他还在堆绣作品中融入了孝老爱亲、婚育文化、移风易俗等现代文明元素,不仅让堆绣保留了原有的风格特点,更增添了审美情趣,焕发了蓬勃时代气息。

回忆起当年着手发掘、研究、创新曹州堆绣的时候,刘宪堂十分感慨:“随着时代发展,曹州堆绣传统技艺曾一度失传。”他坦言,自己从小受家庭影响,坚持热爱,是自己二十多年布艺堆绣之路走下去的最大动力。“元末明初,曹州谷家女子嫁到陈集镇刘家,曹州堆绣遂传于菏泽,我的堆绣手艺就是祖上传下来的,到我这里是第七代。但保留下来的却只有娃儿帽、虎头靴、门帘子、牡丹布兜等一些小作品。”

“我想传承的不仅是手艺。”在刘宪堂看来,时代在发展,堆绣可以转变为具有收藏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产品。如果继续按照老一辈的方式经营,非遗仍旧不能走进大众的视野,而且终会慢慢消逝。不同于母亲之前单纯的制作,刘宪堂设立曹州堆绣工作室,不断创新改进民间堆绣技艺,并保留着绘画、浮雕、抽丝、贴线等多种技法。通过多年努力,他整理出了一整套曹州堆绣的制作方法,让作品更加色彩绚丽、对比分明、质感饱满。

刘宪堂秉承工匠精神,对堆绣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经过不断推陈出新,曹州堆绣产品慢慢打开了市场,很多人慕名而来订制各种规格的堆绣,作品销往烟台、哈尔滨、广东等全国各地,并在大连、青岛、海南等地不断参展。从业形式变得多种多样,路也走得更宽了。

多年来,刘宪堂一直致力曹州堆绣的推广和研究工作。他借助非遗、民俗、展会等平台展示布艺堆绣魅力,带着曹州堆绣走进校园,打开青少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之门,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曹州堆绣的基本制作技艺,了解家乡历史、本土文化。他表示,今后将会继续发挥余热,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堆绣传承人,也让更多的人看到和喜欢上布艺堆绣。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