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菏泽频道>内容详情

【一村一特色,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菏泽牡丹区小留镇康庄村:乡村记忆村

2023-09-19 10:36:3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葛红岩 通讯员 翟军帅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菏泽牡丹区小留镇“一村一特色”系列文章带大家走进小留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内的康庄行政村,了解一下党建引领如何为村庄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康庄村共有282户,1056人,党员32名,省级文明村,下设6个村民小组,耕地980亩,以农业种植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辣椒、山药、芍药、苗木等。近年来,康庄村坚持党建引领,带领党员群众积极发展村庄产业,巧用空闲地种植绿化树、大力引进楸树种植产业,实现了村庄美、村民富的发展愿景。

康庄村坚持以党建引领文化建设,按照“一轴、一带、一配套”规划思路,聚力打造乡村记忆馆。按照时间节点,分别建设50至60年代土坯房、60至70年代大包门口平砖间房、70至80年代蓝砖房、90年代“明三暗五”结构房、21世纪两层楼房各一座,并在房内放置所在房内的织布机、磨盘等物品,致力于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村住房建设变迁情况,让年轻人有机了解以前的生活场景,更加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 

康庄村始终坚持发挥“头雁”领路、班子示范、党员模范作用,创新开展“1+N”工作模式,打造锤炼出了一个有战斗力、有凝聚力、有创造力的康庄行政村党支部。2019年,康庄行政村创新开展了“党员1+1”服务创建活动,即一名党员认领一项村内事务,责任明确到人,极大地提高了党员的积极性,根据党员大会的决议,康庄村党支部将行政村的几项民生工程具体划分,每名党员认领一项或几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环境卫生、乡村文明、矛盾化解、务工就业等,并将认领结果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我是党员我先上”广大党员纷纷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村庄发展献言献策。康庄行政村通过开展党员“1+N”活动,解决了党员没事干、矛盾无人管的难题,促进了村庄和谐。在党员“1+N”活动的基础上,近年来康庄行政村又广泛开展了党员亮身份、“我是党员我带头”和党员“先锋模范岗”等系列示范活动,强初心、担使命,办实事、解民忧,康庄行政村党员干部的干劲更足了。​

产业兴旺村庄富

康庄村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着力点,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支部领、广泛引、巧融合”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巧用空闲地种植绿化树。“一寸土地一寸金”,康庄行政村坚持“地尽其利”,动员全村村民在街道两侧、房前屋后、沟沿路边、村头荒等村内空闲地带种植大叶女贞、梨花海棠、北美海棠、榆叶梅、百日红、红叶碧桃等多品种、多层次绿化树木。由村集体出资购买,分到个户,按照“各户各管门前树”的方法进行管理,并约定四六分成,村集体得四,个户得六,一个“巧”字就为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

生态宜居乡村美

作为小留镇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康庄行政村坚持“党建+内涵”,以“一轴、一带、一配套”的规划思路,建设“有乡愁”的美丽乡村。

一轴包括主入口、乡村记忆馆、主街、辅街。村庄主入口建设一处元宝墙,并设置了两个大缸,寄托了“粮满仓、金满园”的美好愿景。乡村记忆馆为回忆农耕生活类展馆,主要由乡村记忆房和康庄村史长廊组成。馆内按照时间节点,分别建设50至60年代土坯房、60至70年代大包门口平砖间房、70至80年代蓝砖房、90年代“明三暗五”结构房、21世纪两层楼房五代乡村记忆房,并在房内放置织布机、磨盘等具有年代特色的物品。馆内栽植了草坪、菊花和银杏树,旨在营造一种清新、舒适、怡人的乡村生活氛围。

美好征程已经开启,康庄行政村党支部将规划建设一座乡村美食城,发展乡村旅游,用“有乡愁”的乡村美景吸引客人,用“有乡味”农家美食留住客人。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