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冬访 通讯员 孙安琪
一步一景的乡村美景,硕果累累的瓜果蔬菜大棚,增收致富的乡村共富企业,温馨祥和的文明乡风,幸福安详的老有所依……这些场景,是菏泽鲁西新区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鲁西新区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的缩影。
建设宜居乡村,提升乡村颜值
门前是花园,房后是菜园,村庄里还有凉亭、小广场……谈到如今的变化,马岭岗镇穆李村村民称赞道:“乡村越来越美,人的心情也好,在村里转一转,真的很幸福!”
今年以来,鲁西新区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坚持以民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始终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导向,强举措,抓落实,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村一文化,一笔一故事,一墙一风景。走在马岭岗镇,一幅幅描绘当地文化特色、栩栩如生的墙体彩绘引来了村里老百姓纷纷驻足观赏。今年以来,马岭岗镇以伞头王行政村、安顿村和万乾村为试点,深入挖掘各村特色资源,以富含个性的“三色”主题墙绘扮靓村庄高“颜值”,引领村庄新“面貌”,让旧墙换新颜,古宅穿新装,增添美丽建设“底色”。
走进“奶牛专业村”——伞头王行政村,映入眼帘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而在“草莓专业村”——安顿庄村,墙绘上红彤彤的草莓娇艳欲滴;万乾村的墙绘则以淘宝的橙色为主,正符合万乾村“中国淘宝村”的称号。这些精心策划、巧妙构思的墙绘成为文化宣传窗口,乡村颜值和文化品位同步提升,成为倡导村庄文明新风、宣传文化自信的新阵地。
文化铸魂,增强百姓幸福感
乡村之美,不仅要美在环境、美在产业,更要美在文化、美在村风。
在吕陵镇,你总能看到村民拿着马扎去村里广场占位,因为这里即将要开始一场文化演出,戏曲、舞蹈、歌曲、朗诵……将百姓们平常在电视屏幕上的才能看到的演出搬到村里、走到身边。而在吕陵镇,每年至少会有这样一场戏。
“感谢镇政府给老百姓搭建的平台,让我们能够欣赏到这么精彩的节目,欢迎明年再来我们村演出!”近日,伴随吕陵镇秋季黄河大集暨“送戏下乡”活动最后一场惠民演出的落幕,村民们的欢声笑语和赞叹声回荡在文化广场。
周庄村民周焕英说:“唱的一出出经典曲目,都是咱村里人喜欢的。大家都很期待,每次都早早地过来!”
近年来,鲁西新区通过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打造多元文化活动、开发特色文化基地,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充分整合各类群众文艺资源,统筹开展文艺创作、文艺辅导、送戏下乡等文化服务,丰富基层文化生活,以文化振兴为精神支撑,筑牢乡村振兴发展。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创建铸魂。
电商兴农,立足优势兴产业
“来来来,上面关注点个赞,‘小黄车’里看一看……”在菏泽鲁西新区陈集镇天中山药合作社展厅内,山药制成的罐头、山药粉、粉条、面条以及山药零食琳琅满目,天中山药合作社董事长赵庆伟告诉记者,这些是合作社在各大平台销售的“网红”山药产品,正在通过直播销售到全国各地。“现在我们的主播不仅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起了专场直播销售,合作社也给20多家天猫店、淘宝店供货,在平台上做促销活动。仅山药单品,合作社平均每天接到近20000份订单,年销售额4500多万。”赵庆伟说。
据了解,2007年,由于种植面积突增,市场需求量小,导致山药销售价格下跌。为了解决这一发展难题,陈集镇鼓励山药种植户成立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与种植户签订协议,对栽培、管理、收获、销售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陈集山药依托合作社“迈进”了电商销售的行列,蹚出了一条致富路。
“传统的销售模式,父母种山药都是等着批发商来收,导致农户到手的价格低很多,消费者买到手价格高很多,这样的山药是产品。而如今,山药通过我们自己直播,从产地直发到消费者手中就成了商品。消费者能买到性价比高,品质又好的源产地山药,我们源头农户和商家也能获得更高的收益,通过新平台、新技术,脚踏实地把陈集山药产业做大做强,为家乡父老做点实事,是创业一路走来的最大动力。”主播张琪告诉记者。
电商兴农,人才是关键。近年来,鲁西新区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以马岭岗镇万乾村为代表,不断壮大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培养更多本土专业人才,以网络销售促进村民增收,实现产业振兴,农民富裕。
村村有好戏,好戏看不完。把主角留给农民,把舞台让给农民,把镜头给足农民,乡村振兴的锣鼓已然敲响,一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好戏”正在鲁西新区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