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菏泽频道>内容详情

南下风雨路,基层日月新 | 中国人民大学“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菏泽支队赴南下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

2024-07-09 09:37:0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刘燕 通讯员 梁锐

为弘扬冀鲁豫边区干部的老区精神,铭记解放战争革命的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精神血脉,7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的四名学员,到中国共产党何楼街道工作委员会党校参观冀鲁豫边区南下西进支队红色征程教育基地,并进行深入的学习与交流。

袅袅晁八寨,闻名英雄村

在冀鲁豫边区南下西进红色征程教育基地内,全体学员在康谦讲解员的带领下,从南下旧址与行军路线出发,通过现场的展品图片、文献资料,系统学习了南下征程的历史背景,深入认识了南下干部们的艰辛历程和光荣使命,全面了解了何楼街道保护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的传承与担当。先哲留嘉谟,后人当勉就。南下干部为国家舍小家,艰苦跋涉、顽强斗敌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历久弥新。学员们置身馆中追忆峥嵘岁月,也将投身基层在实践中传承红色血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潮中书写这一代人的新篇章。

访何楼村品,促振兴进步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何楼街道的“一村一品”乡村振兴展厅。讲解员向学员们详尽阐述了何楼街道如何高效发挥党支部的引领功能。

通过引导创办合作社,何楼街道成功地将党员、农户以及电商等多方力量有机融合,构建了一种创新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这一模式旨在促进村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激活现有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一村一品”品牌,进而推动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

特色产业促发展

展厅内,有着零件制造、衣帽服饰、瓜果蔬菜、食品加工等九大产业片区的发展成果展出。学员们欣赏着各样零件的精细工艺、各色帽子的柔软质感、以及瓜果特产的丰富种类,无不对何楼街道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出如此多元且具有特色的产业表示赞叹。

特色文化促振兴

在展厅的一角,传统文化作品展示区引起了学员们的关注,蛋壳画、剪纸、书画艺术作品让人赞叹不已。康谦向学员们详细介绍说:“在推进‘一村一品’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些传统工艺不仅保存了本地的文化特色,还成为了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她指向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解释道这些大多出自当地艺术家之手,是何楼街道“文化振兴”计划的一部分。

悟革命精神,谱基层新篇

观毕南下西进的奋进历程,我们倍受震撼。在风雨如晦的年代正是有千千万万敢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牺牲自己、投入到革命事业的南下西进干部,国家才能有如今的发展环境。这些干部用理想、信念、鲜血、生命、勤劳、智慧展示了一种精神,一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任何困难所屈服的精神,一种放弃安宁生活为万家灯火赴汤蹈火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伟大、不朽的!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亦作为“治国理政”实践项目的学员,我们要赓续南下干部的革命血脉,以青春之热血,投入到基层的建设工作之中,让基层百姓的生活愈发幸福、愈发安康!

南下风雨路,基层日月新。在深入参观并学习南下纪念馆之后,学员们对南下支队的英勇事迹怀有极高的敬意。对于未来的何楼,满怀憧憬与期待,他们将坚定地传承冀鲁豫边区人民博大的情怀,积极推广何楼的产业与文化,不断践行初心,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以此为基础,致力于建功立业,共同迈向新时代的辉煌征程。——参观学习活动感想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