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郭孝敬
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成为一条新赛道。当前,菏泽鲁西新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利用好现有产业基础,不断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和布局,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走进海希5GWh钒液流及固态专用电芯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广大建设者们紧扣项目节点,朝着既定目标,齐心协力,开足马力,奏响一曲战高温、保进度、促生产的拼搏奋进乐章。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132亩,共建设联合厂房等10个单体建筑,目前,生产车间联合厂房多个单体建筑已拔地而起。该项目主要生产新型储能系统和浸没式模组pack,储能组件等相关储能系统集成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网削峰填谷、可再生能源、光储充一体化等多个场景。预计2025年8月投产,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40亿元。
所谓储能,就像一个“充电宝”,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释放的过程。随着新能源产业加速向前,储能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在绿色低碳产业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因此,海希储能此次规划建设研发试验中心及自动化智能制造储能电池系统集成工厂,新增了先进的生产和试验设备,将打造集研发、制造、销售、运营为一体的产业化基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产业载体,让经济底色更“绿”。
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征程中,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正在成为“双碳”赛道的主力军。除了储能,降本增效的数智化、工业互联网、环保垃圾处理以及其他新能源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新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按下“加速键”。
位于鲁西新区马岭岗的菏泽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是以焚烧城区生活垃圾为主要原料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在多年的运行中通过多项技改,在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焚烧发电、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作业现场,一辆辆满载生活垃圾的运送车辆驶入垃圾处理间,顷刻间便将生活垃圾倒入了垃圾池,垃圾吊车随即将其投放进锅炉进行焚烧。经过高温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
“公司设计日处理垃圾600吨,年处理菏泽市生活垃圾26万余吨,2023年发电量约8600万KWh。”菏泽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王加富介绍道,该公司自投产运营以来,严格执行生活垃圾焚烧行业标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通过螯合固化、稳定化处理后,经过检测合格,送至飞灰填埋进行填埋处理,确保无害化处置;期间,产生的烟气经过除尘脱硫、脱硝等工艺,符合国家标准后进行达标排放;生产的垃圾分离液经过膜系统处理后,作为循环水冷却进行循环使用,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循环经济。
“追风逐日”的新能源,为鲁西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展望未来,鲁西新区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以更迅猛的脚步迈向更低碳的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