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刘燕 通讯员 梁锐
金秋九月,大地流金,何楼街道的田间,玉米双收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一排排玉米连茎带穗相继被“吞”,在收割台的“肚子”里完成摘棒、切割、粉碎后被“吐”到周转车车厢内,随即被清运车运至牛羊养殖场,经过裹包、发酵等程序,再“摇身一变”就成了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营养丰富的牛羊饲料。调配双收机实现棒秆分离,利用黄贮技术实现秸秆饲料化,让“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有力促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是何楼街道绞尽脑汁想办法,为秸秆综合利用探索出的新出路。
“一边收秸秆,一边收棒子,秸秆喂牛羊,棒子卖钱花。以前收割机收割完玉米后,秸秆都留在地里,为了降低成本,后续处理方式即不安全也不环保。现在有了这个双收机,不仅收割速度快,又帮我们老百姓解决了秸秆后续如何处置这个问题,真的是一举多得!”农田百姓面带笑颜,一片叫好。秸秆不能及时离田,年年防火、年年有火,无法从根源上杜绝秸秆禁烧。玉米双收机能够实现秸秆第一时间离田,完美解决了令人头痛的防火难题,还能为辖区苏浅行政村等肉牛养殖基地解决牲畜的饲料问题,目前全处已黄贮玉米秸秆2000余亩,增加经济收入10余万元。下一步,何楼街道将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发展模式,持续带动农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