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葛红岩
4月25日,牡丹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召开 “创新社会工作 助力高质量发展” 新闻发布会。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焦洪德,区委社会部副部长、区信访局局长田国兴,区委社工部副部长刘书要,区委社工部副部长、“两新”工委副书记王蒙出席发布会,全面介绍区委社会工作部在新兴领域党建、基层治理创新、信访工作法治化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与创新举措,并就媒体关切问题逐一回应。
聚焦新兴领域党建:构建“双融双创”工作体系
针对新经济组织、新就业群体快速发展的现状,牡丹区委社会工作部以“双融双创”(党建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开创经济发展新空间、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核心,着力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通过完善“两新”工委实体化运行机制,建立民政、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同的常态对接机制,推动党建与工建、团建、妇建同频共振,破解“建而不实”难题。
在服务新就业群体方面,打造“骑手友好社区”“爱心商家” 等特色场景,解决快递员、网约配送员“饮水难、休息难”等问题;组建“红盾情外卖骑手应急救护队”,337名队员累计处置突发事件146起,提报隐患1900余件,相关经验被全省推广。2024年,全区重点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 98.9%,镇街商会党组织覆盖率实现 100%,新兴领域党建“两个覆盖”成效显著。
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打造“乐活帮”特色品牌
围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牡丹区委社会工作部以“乐活帮”邻里互助机制为切入点,构建“专业化队伍+网格化体系+项目化运作+标准化品牌”的志愿服务格局。通过建立全区志愿服务人才储备库,培育“红盾骑士”“春鸟行动”“黄河五老人”“梧桐花开”等品牌项目,成为基层治理亮点。
在网格化管理中,推行“1名网格员+ N名志愿者”模式,实现政策宣传、民意采集全覆盖;依托牡丹节会、非遗传承等资源,设计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在景区提供秩序引导、非遗传承记录等服务,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推动治理资源下沉、服务触角延伸。
信访工作法治化:实现“治已病”到“治未病”转变
针对信访工作,区委社会工作部创新“社工+信访”模式,从预防、化解、巩固三环节发力,推动信访法治化建设。前端依托网格化管理,发动社工、志愿者常态化排查矛盾纠纷,2024 年信访总量同比下降 15.85%,一次性化解率提升至 96.46%;中端优化基层权责划分,增强乡镇纠纷调处能力,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后端组建“党员+社工+信访专员+心理咨询师”工作队,开展思想疏导,化解疑难积案。
此外,通过设立人民建议征集窗口、聘请“特邀建议人”等,累计收集建议800余条,36条被采纳,构建起“收集——交办——反馈”闭环机制,推动信访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