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菏泽频道>内容详情

100吨枣木“变”出海外订单!菏泽鲁西新区吕陵镇木雕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5-05-08 10:52:5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山海新闻速豹新闻网 李冬访

近年来,在菏泽鲁西新区吕陵镇,一项传统木雕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生,不仅成为当地特色文化名片,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5月7日,记者走进位于吕陵镇的柯强木材加工厂内,机器轰鸣声与雕刻刀的沙沙声交织成独特的乐章。柯强木材加工厂负责人晁华兵正手持刻刀,在一块枣木坯料上精雕细琢。自2020年投身木雕行业以来,他以年均100余吨的枣木消耗量、60万元的销售额,在国内外市场刻下了吕陵木雕的印记。

晁华兵的木雕事业始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却在技术革新中焕发新生。工厂采用“机器+手工”的复合工艺,通过卧具、精密具、带具等设备实现木材的高效切割与拼接,再由工匠手工雕琢细节。这种“机器打底、人工点睛”的模式,既保证了生产效率,又保留了传统木雕的艺术温度。例如,葫芦、平安扣等小件饰品仅需半小时即可完成,而茶台等大型产品则需3天精工细作,兼顾量产与品质。

凭借这一创新模式,柯强木材加工厂的产品已覆盖手串、印章、令牌等上百个品类。“我们的客户遍布北京、上海、沈阳等国内城市,还远销越南、新加坡等海外市场。”晁华兵介绍道。

“以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别人展示传统手工艺,我就想着也让咱们吕陵的木雕被更多人知道。” 晁华兵介绍,创业初期,他借助快手、抖音等平台,发布木雕制作过程和百年枣木的短视频,展示雕刻细节与产品魅力,迅速吸引了大量客户电话咨询。这种接地气的推广方式,不仅让吕陵木雕声名远扬,也让订单纷至沓来。今年以来,工厂已承接300多单,产品供不应求。

面对良好的市场前景,晁华兵已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他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新产品研发,探索木雕与实用器具的结合,如开发更多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家居类木雕产品。同时,工厂计划引入更先进的设备,在保证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吕陵木雕的蓬勃发展,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工厂吸纳了周边村民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传统技艺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