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菏泽频道>内容详情

菏泽鲁西新区:芦笋田里种出乡村振兴新希望

2025-05-28 08:26:0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冬访 通讯员 孙安琪

晨曦微露,薄雾轻笼。5月21日清晨,在鲁西新区吕陵镇小屯村的芦笋田里,一垄垄芦笋挺拔向上,鲜嫩的茎秆上挂着晶莹的露珠。

天还未大亮,田间已响起窸窸窣窣的采收声。村民们穿梭在芦笋垄间,指尖轻捻,一根根鲜嫩饱满的芦笋应声而落。种植户张铁生凌晨五点就来到田里,望着筐里水灵灵的芦笋,笑意不自觉爬上眼角眉梢,盛满对丰收的期待。

图片

谈起种植芦笋的初衷,张铁生打开了话匣子。他坦言,自己和老伴因身体不好,难以外出务工,一家人守着几亩薄田,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六年前,转机悄然降临。镇里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免费为村民提供种子,助力增收。

面对这个难得的机遇,张铁生心中燃起希望,毅然决定尝试种植芦笋。就这样,他成了村里首批“吃螃蟹”的芦笋种植户,盼望着能在这片土地上开辟出一条新的致富路。

然而,万事开头难。“头一年种植,芦笋苗就出现了黄叶现象,病害不断,亩产连400公斤都不到。”回想起那段艰难的时光,张铁生不自觉地皱起眉头。但这个不服输的庄稼汉没有被挫折压垮,为了破解难题,他白天蹲守田间,仔细观察芦笋生长状态;晚上查资料,四处向有经验的种植户“取经”。

图片

在反复摸索中,张铁生大胆尝试改良土壤酸碱度,创新采用双膜保温技术,啃下了芦笋越冬这块“硬骨头”。经过无数次失败与尝试,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土壤和气候的种植方法。如今,芦笋亩产突破2500公斤,每亩收入达1.5万元,张铁生一家的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

在张铁生的示范与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乡亲们看到了芦笋种植的潜力,加入这个行列。这些凝聚着村民心血的芦笋,不仅是田间的丰收硕果,更是兼具高营养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的黄金作物。随着市场对芦笋需求的不断增加,小屯村的芦笋凭借优良品质,为村民带来了经济回报,奏响了乡村振兴的“致富曲”。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片经济。小屯村芦笋产业的蓬勃发展,只是吕陵镇特色农业版图的一角。近年来,该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让芦笋、辣椒、甜瓜、樱桃、山农酥梨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使传统农业镇迸发出多元活力。这些产业既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果篮子,又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图片

随着芦笋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个小村庄处处洋溢着希望,田垄间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的脸上,绽放着幸福满足的笑容。这一切,构成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如吕陵镇副镇长张浩所言:“产业活了,村庄美了,百姓乐了,这就是乡村振兴最美的答卷。”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