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菏泽频道>内容详情

从“地下蛰伏”到“破土成金”——菏泽鲁西新区吕陵镇:金蝉养殖激活林下经济新动能

2025-07-04 15:58:4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山海新闻 李冬访

盛夏时节,菏泽鲁西新区吕陵镇周庄村的十亩柳林深处,正奏响着一曲独特的乡村振兴“进行曲”。这片郁郁葱葱的柳树林,在荣翔金蝉养殖场负责人桑俊荣的精心经营下,摇身一变成为生机勃勃的“金蝉农场”。从金蝉出土的夜幕捕捞,到多元化的销售模式,这里正用小小的金蝉,谱写着生态致富的新篇章。

7月3日晚8时许,荣翔金蝉养殖场负责人桑俊荣带领工人,手持电筒穿梭林间,捕捉着破土而出的金蝉。她蹲在树根旁,手指轻巧一捏,一只刚从泥土中钻出的金蝉便落入桶中。“金蝉出土时间规律性强,晚上8点前后最为集中。”桑俊荣介绍,金蝉(又称知了猴)养殖遵循特定周期:每年6月投放幼苗,幼虫在地下依靠吸食树根汁液生长。经过近一年的自然孕育,至次年6月中旬,金蝉进入集中破土羽化阶段,这一采收旺季可持续约40天。

“养蝉看似简单,实则每一步都要精心。”桑俊荣坦言,林下养殖金蝉,关键在于科学管理。柳树的选择、种植密度、林间湿度控制、土壤环境维护都直接影响金蝉的产量和品质。

采收季是养殖场最繁忙的时节。桑俊荣告诉记者,在最忙碌的夜晚,需要6至7名工人,从晚上8点工作到深夜12点,一晚上最多能捕获3000至4000只金蝉。去年,这片10亩的柳林,金蝉销售额达到5、6万元,亩均效益约7000至8000元。

谈及销路,桑俊荣信心十足:“我们的金蝉口感好,顾客普遍反映吃着特别‘香’,回头客很多,基本都是老顾客带新顾客。”这片柳树林采用原生态养殖模式,柳树根系为金蝉提供天然栖息环境,不施农药的生长环境造就了金蝉的优良品质。多元化的销售渠道确保了产品不愁卖:既有饭店批量采购的“批发专线”,也有市民亲自体验的“自采乐园”;同时,社区团购订单也日益活跃。这种“体验+直销”的模式,有效拓宽了市场,形成了稳固的销售链条。

桑俊荣的目光并未局限于金蝉本身。金蝉成功羽化后留下的蝉蜕(俗称金蝉皮),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去年因经验尚在积累,未能系统收集蝉蜕。今年,养殖场已开始注重收集这一副产品,“预计今年能收集到10斤左右的金蝉皮,这将是养殖效益的又一补充。”蝉蜕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桑俊荣推动金蝉养殖产业提质增效的缩影。通过精耕细作和产业链延伸,这片柳林不仅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更成为当地发展特色林下经济、促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的一个生动样本。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