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山海新闻记者 葛红岩 通讯员 郜玉华 赵安军 王肖慧
“俺家大棚里的积水很快就排出去了,这多亏了村里的网格员。”提到前段时间的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朱庄村的菜农老高赞不绝口。原来,党员网格员程相玲在雨中巡查时发现老高的大棚排水不畅,就在第一时间上报镇应急指挥中心,协调机械队伍连夜疏通沟渠,避免了蔬菜受损。
为更好服务群众,及时解决问题,李村镇建立了“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联动体系。在镇党委的统筹下,3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党建+网格”深度融合,选拔党员骨干担任网格长,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8到10户群众,既当群众贴心人,又做矛盾调解员。
近年来,牡丹区通过创新服务举措、织密服务网络,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实现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困难第一时间解决,真正把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延伸至“最后一米”,实现了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吴店镇党委政府聚焦特色亮点,全面提升社会工作活力,以科技赋能、机制创新、服务优化为突破口,推动社会工作治理工作的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各村推广使用“智慧党建+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将党员管理、群众服务、矛盾调解等功能集成于平台之上,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群众只需动动手指,就能通过平台反映问题、寻求帮助,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吴店镇还依托便民服务中心,整合行政审批、食品安全、医保社保、养老低保等业务集中办公,健全完善“帮办代办”制度,现场为村民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牡丹区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左邻右舍等熟悉掌握当地情况及时精准的优势,通过科学设定职责,落实聘任上岗“任务书”,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实现社区治理精细化。
皇镇街道推行“社区民警进村委班子”模式,将警务力量深度融入村级治理体系,将治安防控、矛盾化解等警务工作纳入村级议事范畴。民警通过列席村委会议、参与重大事项讨论,精准对接村民在防盗防骗、邻里纠纷等方面的需求,让警务服务更贴合村情实际。目前,全街道18个行政村实现民警驻村全覆盖,形成“警务跟着民意走、服务围着村民转”的联动格局。
同时,牡丹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还深入实施新一轮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打造“有温度”的党群服务中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