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菏泽频道>内容详情

菏泽市牡丹区实施“跨村联建”赋能乡村振兴

2025-07-17 15:37:1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葛红岩 通讯员 郜玉华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以村党组织“跨村联建”为抓手,强化联建片区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联建片区从形式联合走向实质融合,走出了一条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小留镇以“三产融合”为目标、“组织共建”为根基、“治理联动”为支撑,着力打造集美食、商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跨村联建”片区。乡村风景旅游区整合区域内文旅资源,将康庄村乡村记忆、邢楼村军旅文化体验、杜胡同村田园风光、刘庄村沉浸式体验基地和千亩滨河花果园等特色资源有效串联,打造集观光、休闲、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举办了庆祝农民丰收节、乡村马拉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余万元。其中,刘庄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邢楼李庄唢呐入选全省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

牡丹区委组织部从全区村中确定96个适宜联建村,组成28个“跨村联建”试点片区。依托不同片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土特产”产业,构建“一片区一品牌”的产业格局。

胡集镇围绕“资源共享、活动共融、发展共促、和谐共建”推进片区建设,坚持全域旅游理念,以祖源文化为抓手,重点打造“祖源花海”跨村联建片区品牌。结合建设的尧帝陵遗址、尧母庆都陵遗址、成阳故城遗址等古代文化遗址,融合芍药、牡丹种植基地,打造“一带三园”旅游发展格局。加强与牡丹芍药深加工企业合作,开发生产的牡丹籽油、牡丹花茶、牡丹化妆品等系列产品,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在跨村联建工作中,牡丹区委组织部注重做好干部培育工作,选准一人、带富一村、引领一片。皇镇街道办事处王桥村的群众王建林多年从事牡丹芍药销售工作,被组织培育为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两委班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村干部着力推动牡丹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建设了10座牡丹芍药反季节催花大棚,培育村民网络主播队伍100余人,年销售牡丹芍药总额突破3亿元,当地村民还在全国建设牡丹园1600多处,形成了“家家种花、人人卖花、户户花商”的牡丹芍药产业发展新局面。

同时,牡丹区还以村党组织“跨村联建”为抓手,将联建片区和五个国家级、省级园区创建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推动建设了牡丹街道七里河、都司YOU品芍药牡丹产业、黄堽镇牡丹小镇、吴店镇牡丹芍药产业、皇镇街道北部绿色生态农业等多个片区,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及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