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冬访 通讯员 赵忠宇
7月14日,在菏泽市科技大会上,山东中杰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杰特装”)董事长张春雨荣获全市重大科技贡献奖。他的创新足迹与实干故事,恰如一扇窗,让大家看到了菏泽大地上奔涌的科技活力。
近日,走进中杰特装的生产车间,巨大的罐体旁,蓝色的等离子弧光在罐体上跳跃,焊花飞溅间,一道均匀的焊道逐渐成形。看似寻常的焊接作业,实则藏着中杰特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撒手锏”——PAW+GTAW组合焊接技术与应变强化技术。

“这是哈萨克斯坦客户定制的LNG深冷绝热储罐。通过新技术,罐体焊接强度不仅大幅提升,罐壁厚度还降低了30%。”张春雨抚摸着罐体边缘介绍道,新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让中国超低温容器在国际市场上底气十足。
曾经,超低温容器的关键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传统技术在面对液氧(-196℃)、液氢(-253℃)等极端低温环境时,容易造成焊接接头成分、组织及性能不均,影响产品质量与安全,成为制约国产装备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如今,中杰特装依靠PAW+GTAW组合焊接技术及应变强化技术,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这一突破,离不开企业的创新、奋斗和韧性,更得益于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据介绍,该公司先后与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高校展开深度合作,组建起一支由多位行业专家领衔的研发团队。2020年底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样品后,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对各道工序反复试验,在不断尝试与改进中,逐渐固化工艺,于2022年5月实现规模化生产。如今,这项新工艺在国内超低温容器制造中首次应用,对石油化工、能源、舰船等领域的产业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让企业实现清洁能源超低温容器高效生产,年产量超过2000台。

同样,在高端装备赛道上同场竞技的还有山东康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沃控股”)。
作为菏泽鲁西新区机电设备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之一,康沃控股以甲醇动力为支点,撬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展,让“菏泽智造”的名片在全球舞台上愈发亮眼。
“在新疆和田火烧云铅锌矿采矿工程现场,使用的正是这款发动机。”在康沃控股生产车间,董事长胡庆松指着组装好的甲醇新能源发电机组说,该发动机组以甲醇为燃料,采用氧气稀薄燃烧技术与高压缩比高滚流燃烧室结构,发电成本较柴油发电机组降低50%,不仅环保性出色,经济效益也显著。

据介绍,康沃控股的这款甲醇新能源发电机,具备耐高温、耐极寒、抗风沙、耐盐雾腐蚀的特性,不仅能在常规环境中稳定供电,更是应对极端环境供电难题的“利器”。为适应极端天气,公司研发团队历经上百项技术改进,使设备在海拔4500米以上区域运行时功率衰减控制在15%以内,并能在-40℃至60℃极端环境下可靠启动与持续运行。同时,整机系统的全环境适应性设计让甲醇闭环回收系统实现燃料零浪费,高灵敏度泄漏监测装置则进一步保障了安全。目前,该产品已规模化应用于矿井开采、石油钻探等多个领域,为中石油、中石化、陕煤等企业的多个项目提供稳定、清洁的“不间断电力”。

从喀喇昆仑山5700米高原上昼夜运转的甲醇新能源电站,到车间里焊接超低温容器的蓝色弧光,如今,鲁西新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正用一个个具体的创新实践,推动产业链的升级与发展,书写着“菏泽智造”向高端跃升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