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菏泽频道>内容详情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山东晶亿新材料:锻造全产业链优势,领跑氮化硼新赛道

2025-07-31 17:55:2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山海新闻 李冬访

在菏泽鲁西新区的产业版图上,山东晶亿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专”注细分领域、“精”控生产细节、“特”创产品价值、“新”驱动技术突破 的发展路径,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闪亮标杆。这家成立于2018年10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深耕氮化硼材料领域,依托国内首家氮化硼综合加工园区,正以全产业链优势与硬核科技实力,书写新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成长史。

专注一域,构建全产业链闭环

“单一产品是‘点’,全产业链才是‘面’。我们选择构建从‘粉体到制品’的完整生态链。”晶亿新材料总经理侯广生道出了企业的差异化战略。作为国内唯一以氮化硼粉体为核心,并成功延伸至热压陶瓷、涂料、纤维及衍生产品开发的企业,晶亿构建了“粉体—陶瓷—涂料—纤维”的完整产业链闭环。“这意味着我们能给下游客户提供的不只是单一产品,而是覆盖多种应用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侯广生强调。

目前,其3大系列上百种规格的产品,已深入应用于精密铸造、导热塑胶、光学玻璃、电子工业、航天、高端化妆品等领域,并成为清华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顶尖高校实验室的稳定材料供应商。

精于毫厘,智能制造筑牢品质根基

走进4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5大车间的50条生产线正以 “晶亿节奏”高效运转。真空烧结炉的蓝色火焰稳定燃烧,气流磨的精密转子高速旋转,自动化加工中心的机械臂精准作业……这些先进设备支撑着企业800吨氮化硼粉体、500吨热压陶瓷的年产能,稳居全球前列。

“在晶亿,‘不合格品不进仓库’不是口号,是铁律。”侯广生拿起一块通体雪白的氮化硼陶瓷板介绍,通过自动化生产和精细化品控,实现了产品质量与生产规模的双重稳定。

这一对“精”的追求赢得了客户信赖:2024年,新能源储能领域客户单笔订单达氮化硼粉体120吨,光伏领域客户采购氮化硼陶瓷制品4万件,推动公司全年陶瓷销量突破8万件,实现总营收6791万元。

特色创新,破解材料应用瓶颈

针对导热材料领域长期存在的“高导热”与“强绝缘”难以兼顾的行业痛点,晶亿新材料凭借独特工艺,其氮化硼粉体成功实现了性能的双重优化。这一技术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产品畅销广东、江浙等科技产业集聚区,并通过ISO、欧盟REACH认证,曾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组优胜奖。

创新驱动,抢占技术制高点

“将技术研发置于经营首位”是晶亿新材料的核心战略。公司组建专职研发团队,近三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3年达731万元,2024年580万元,2025年上半年已超200万元。高投入带来丰硕成果:公司累计获得20项专利授权,并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机构合作,攻关氮化硼纳米管、无压烧结陶瓷等尖端项目。产能升级也同步推进,2023年4月投资1亿元的氮化硼生产线技改项目已完成70%,2024年10月再投入5000万元升级蒸发舟生产线。

 从深耕细分领域到构建全产业链闭环,从智能制造筑基到核心技术突破,山东晶亿新材料以“专精特新”为发展内核,正加速建设全国产能最大、科技领先的氮化硼综合加工基地。在菏泽鲁西新区这片产业沃土上,以晶亿为代表的一批“小而美、小而强”的企业,正成为提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关键力量。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