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葛红岩 通讯员 张迎
为解决新就业群体及困境家庭青少年的暑期成长难题,菏泽牡丹区西城街道联合共青团牡丹区委、菏泽市花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菏泽市花城义工公益服务中心,在南华社区成功举办了“青春社区 伙伴计划”之暑期“暖心课堂”。活动紧扣建设“温暖和谐、富有活力”文化社区目标,聚焦新就业群体及困境家庭子女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文化赋能为核心,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书写了文化润泽童心、社区构筑“暖巢”的生动篇章。
精准赋能,打造多彩成长营
“暖心课堂”精准聚焦安全守护、学业提升、素质培养与情感关怀四大维度,特别强化“文化素养浸润”。活动立足社区,依托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力量,创新采用“教育+陪伴+赋能”模式。旨在通过文化的力量,帮助青少年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升综合能力,传递社区温暖,构建互助友爱的支持网络。
活动纷呈 · 文化滋养润童心
成长营精心设计了系列文化课程,亮点频出,充分展现社区活力与温度:
传统文化体验:手工剪纸、书法练习等课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创造力与审美情趣。
多元艺术熏陶:创意涂鸦、主题绘画等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自由表达艺术想象力的平台,厚植家国情怀。
趣味语言文化:英语趣味游戏、情景表演等环节,寓教于乐,在轻松互动中提升语言能力,感受多元文化。
实践能力锻炼:闭营日跳蚤市场,不仅欢乐相聚,更是锻炼沟通协作、财商意识的微型社会实践,折射社区生活文化。
安全文化普及:防溺水、防诈骗、交通安全等主题宣讲与情景模拟,将安全知识融入生活场景,内化为自我保护能力。
这些活动有效填补了暑期文化空白,让新就业群体子女及困境家庭青少年在社区“第二课堂”中收获了知识、快乐,更获得了宝贵的文化体验与心灵滋养。
服务延伸,文化关怀暖“新”更暖心
西城街道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在老城曹州友好商圈,暖“新”驿站提供饮水休憩等场所;爱“新”餐厅着力解决“吃饭难、休息难”的问题;“友好商家”为骑手们提供生活便利。“青春社区 伙伴计划”则是对其更深层次文化需求的回应——聚焦子女的“教育成长难”与“文化融入难”。从解决基本生活需求到关注下一代文化教育与精神成长,体现了社区服务的精细化与人文温度。
“暖心课堂”是西城深耕文化社区建设的缩影。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深化“青春社区 伙伴计划”品牌,优化资源整合与服务供给,让文化如阳光雨露滋养新就业群体子女成长,增强其“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为提升基层文化素养与文明程度持续注入西城活力。
只此青绿
琉光璃彩 天“淄”国色
以爱为帆 看尽星辰
木偶“奇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