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菏泽频道>内容详情

菏泽市牡丹区汇聚青春力量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2025-08-12 17:42:4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葛红岩 通讯员 郜玉华 张朝

“以前暑假里孩子总是在家里自己玩耍,也没有伙伴交流。现在家门口有了‘暖心课堂’,他天天来课堂做课业、学非遗、做手工,还有小朋友一起玩。”日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西城街道的快递员孟先生说。

在西城街道老城曹州“青年e家”内,牡丹区团委结合大学生志愿者,针对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子女开设了“暖心课堂”,开展手绘凉扇、职业规划、体验非遗等活动70余场次,惠及青少年3000余人次。

今年暑期,牡丹区团委统筹山东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的近千名大学生志愿者,依托“百万大学生进社区”“青鸟计划”等校地共建平台,以“小荷学堂”“暖心课堂”“乐活青春季”等项目为载体,深入全区9个镇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累计服务青少年超7000人次,培育基层治理“青年合伙人”30余名,让青春力量赋能基层治理。

在沙土镇,青岛农业大学“春蕾之翼”志愿者团队紧扣当地生态农业特色,精心打造“绿色科普”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以兴趣实践为主,带领孩子们走进田野认识马齿苋、蒲公英、苍耳等常见植物,讲解它们的外形特征、生长习性和药用价值,制作标本笔记,在自然探索中培养生态智慧;设计“小小农场主”生态循环模拟游戏,用沙盘推演雨水灌溉与有机肥应用,让孩子们在“土壤探秘”实验中了解科学知识。

“当孩子们亲手启动机器人时,我看到他眼里的光让人动容,那一刻,更坚定了我们服务孩子们的信心。”大学生志愿者杨国瑞在笔记中写道,“我在实践中磨炼了本领和意志,在志愿服务中提升了自我。”

在小留镇,大学生志愿者更是展现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多维实践。电商专业学生走进田间直播带货,助销彩虹西瓜、山药等特色农产品;心理学专业学生建立“心灵护航计划”,化解儿童社交焦虑;“学霸帮帮团”常态化开展课业辅导,给群众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当地政府和团委还实施了“组织-培训-激励”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评选实践标兵,激励着大学生志愿者成为服务乡村一线的生力军。

牡丹区团委书记李瑞峰表示,该区将持续深化校地共青团合作,以“百万大学生进社区”为抓手,不断优化实践机制、拓展服务领域,推动大学生社区实践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让青春之花在服务基层的火热实践中绚丽绽放,为牡丹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