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菏泽频道>内容详情

菏泽鲁西新区陈集镇:让千年文脉在创新中“火起来”

2025-08-16 09:55:4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冬访 通讯员 赵忠宇

时下,在菏泽文化版图上,鲁西新区陈集镇正以“文化强镇”战略为引擎,掀起一场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热潮。从指尖流淌的“曹州堆绣”到拳脚生风的“陈集武术”,从非遗展览馆的数字化体验到乡村文旅的四季盛宴,陈集镇正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非遗活化:从技艺保护到品牌塑造

走进金硕非遗展览馆,1200平方米的空间内,数字化展厅让游客指尖轻触即可领略非遗魅力,互动体验区里孩子们正跟着传承人学习堆绣针法。作为陈集镇非遗保护的核心平台,这里已实现展示、研究、教学、销售功能的深度融合。更令人瞩目的是“曹州堆绣”的华丽蜕变——通过建立艺术研究中心,推出系列主题作品,形成“一绣一故事”的文化IP,这项地方特色技艺正冲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在全镇11个行政村,“一村一特色技艺”的非遗传承网络已全面铺开。“非遗进校园”更让文化传承接上“地气”、充满“朝气”,系统化非遗课程、校本教材与学生非遗社团的联动,正培育着500余名青少年非遗传承人,让古老技艺在青春力量中焕发新生。

武韵文魂:从民俗活动到产业矩阵

清晨的陈集镇“天翊武术”训练场,拳脚破空声此起彼伏。随着3个标准化训练场的建成,全镇武术习练人数已达2000余人。陈集镇整合当地武术流派资源,编纂典籍、建立标准化习练体系,让“陈集武术”成为鲁西南武术文化的闪亮符号。而以武术文化为内核的“武韵陈集”文创品牌,正将这份阳刚之气转化为市场价值。

与此同时,“戏曲振兴计划”让乡土舞台好戏连台。村级戏曲剧团配备专业设备,编排的原创剧目讲述着“陈集故事”,年均超150场的演出让群众在家门口过足戏瘾。“陈集百姓大舞台”每月上演的主题汇演,融合戏曲、武术、非遗等元素,成为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文化盛宴;“光影陈集”公益品牌年均200场的放映活动,让戏曲电影与非遗纪录片走进千家万户,惠及群众5万人次。

文旅融合: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发展

春日牡丹盛放、夏日果蔬采摘、秋日非遗集市、冬日民俗展演 ——陈集镇整合金硕产业园、菏泽牡丹园、狮克农场等旅游资源打造的“四季文旅”主题线路,让乡村旅游全年无休。“陈集文旅综合体”品牌的崛起,标志着当地文化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发展”,文化正成为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文艺志愿者服务队的足迹遍布全镇每个行政村,戏曲演员、武术爱好者、非遗传承人组成的“文化轻骑兵”,让惠民服务精准触达群众需求。从非遗技艺到武术文化,从静态展览到动态体验,从文化活动到产业经济,陈集镇正通过完善传承体系、壮大产业规模、塑造文化品牌,让文化真正融入到群众生活,让千年文脉在创新实践中持续“火起来”。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