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菏泽频道>内容详情

真硬核!来看菏泽鲁西新区现代工厂有多“智慧”

2025-08-18 11:21:2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冬访 通讯员 赵忠宇

从黄河滩涂的产业洼地到智能制造的创新高地,菏泽鲁西新区的现代工厂正以令人惊叹的“智慧”,书写着以科技创新破局、以产业升级突围,实现区域发展能级跃升的崭新篇章。

在这里,昔日弱小的集体企业蜕变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内陆腹地的装备产品跨越万里点亮昆仑之巅,传统中药车间升级为“会呼吸的智能工厂”……

图片

技术突围:打破垄断的硬核底气

技术突围是鲁西新区工厂的“智慧”根基。菏泽中杰特装的车间里,等离子焊枪的火焰背后,是打破国外垄断的PAW+GTAW组合焊及应变强化技术。这项让深冷容器焊接强度翻倍、材料厚度骤降30%的核心技术,曾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不甘落后的中杰特装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技术攻关,实现焊接一次性成形,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捕集领域具备单台百吨、一次接单超百台的配套能力,以31.1%的市场占有率填补国内空白。

 年研发投入不低于营收8%,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液氢储存装备等前沿领域持续突破,实现航空、航天试验用燃料储存容器国产替代,打破核电电极锅炉国外垄断,跻身国际同行前列。

与此同时,人才与平台的“双引擎”激活,彰显着新区工厂的智慧布局。

当中杰特装董事长张春雨将50万元科技贡献奖金与公司配套资金合并,设立“中杰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时,一套“激励+平台+人才”的组合拳已然成型。

员工凭发明专利、行业标准、学术论文等,即可获得现金奖励,让创新智慧持续涌流。“柔性引才、平台赋能”战略向全国科研人才敞开大门,一流的研发设施、充足的资源支持和广阔的市场通道,让创新梦想落地生根。

厚壁压力容器实验室筹备工作瞄准碳储能、核电装备等国家战略需求,为下一代颠覆性技术储备力量。这种着眼长远的人才战略,正是企业保持活力的关键。

图片

极限验证:极端场景测试的实力答卷

极端环境的硬核表现,检验着鲁西智造的硬核实力。康沃控股自主研发的甲醇新能源分布式电站跨越4943公里,在海拔5700米的喀喇昆仑山深处从容应对高原缺氧、雪山严寒与生态保护三重挑战。通过上百项针对性改进,发动机在- 40℃—60℃极端环境下功率衰减控制在15%以内,高灵敏度泄漏监测装置为安全再添保险。更值得称道的是其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发电成本比柴油机组降低50%,单套电站年减碳500吨,燃料成本减少近40%。

从石油钻探到新基建,这些“菏泽智造”的绿色动力已在全国多地“上岗”,飘洋过海出口全球六大洲,用实力证明内陆制造也能征服世界屋脊。

图片

羽化蝶变:老行当里的智能革命

传统产业的智能蝶变,演绎着老行当里的新智慧。在步长制药的“会呼吸的工厂”里,全自动生产线、机械臂协作、AGV物流构成未来制造图景。多物态物料精准输送、高稳态制粒成型、多相态智能干燥三大创新,破解中药制造难题,使能耗降低40%,生产效率翻倍。50亿袋稳心颗粒的年产能背后,是数字化贯穿的全流程管控。

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万吨药渣变清洁燃料,雨水废水循环利用,1.82兆瓦光伏阵列提供绿色能源,实现“零污染、零浪费、零妥协”的生态承诺。从青藏高原的道地药材基地,到覆盖350个节点的种植追溯系统,品质管控从源头抓起,带动5000余户药农增收30%以上,让传统中药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图片

链式集群:系统作战的规模效应

今年,鲁西新区汽车智能核心零部件产业成功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这一荣耀的背后,正是鲁西新区以“链主”企业为引领,实现上下游企业紧密协同、创新要素高效集聚的生动实践。

依托现代医药港已形成的集聚效应和平台成熟资源,精准发力推动项目建设与资源利用高效协同。新引进博瀚制药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试生产。瞄准行业头部企业沈药集团,推动整合2家上市公司资源,盘活利用10余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成功引进投资28亿元的沈药合泽项目,让链式发展的“关键变量”成功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从锅炉厂的凤凰涅槃到中药车间的智能革命,从高原电站的绿色坚守到产业集群的协同推进,鲁西新区的现代工厂用一个个硬核案例诠释着“智慧”的真谛,以技术创新突破瓶颈,以人才战略积蓄动能,以绿色发展引领方向,以链式布局放大产业价值,鲁西新区以“链式思维”锚定“221”现代产业体系(即壮大塑强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2大优势产业,加速培育新能源、新材料2个新兴产业,积极谋划布局1批未来产业),成功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