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冬访 通讯员 赵忠宇
南瓜、玉米、马蜂菜……8月13日6时25分,菏泽鲁西新区佃户屯街道张和庄社区的红色战场还原场景内,两个小方桌上已经摆满了各种农产品。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景宪一边练习微笑,一边娴熟地架起手机支架、调试补光灯。一旁,“保我家国”的抗日主题壁画在晨晖里格外醒目。
“家人们好,我是村支书张景宪,欢迎来到我的助农直播间……”6时30分整,直播准时开启,张景宪迅速进入状态,开始向“家人们”介绍社区里的农产品。有时他也会穿插讲述张和庄的红色故事,若有粉丝爱听,他会讲得更起劲。
8时,直播结束。“还不错,又卖了100多单。”下播后的张景宪长舒一口气,抹了把额头的汗,揉揉已笑得发僵的脸,盘算着今日的订单。之后,他又开始安排起了发货事宜。
张景宪2020年获评山东省“优秀兵支书”,也曾因跨越千山万水帮长眠村内的43位烈士找到家乡和亲属,而被人亲切地称为“烈士信使”。如今,他又多了两重身份:“带货支书”和“红色文化旅游村”打造者。“村支书要有多个身份,乡亲们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今年3月份开始帮村民直播卖货的张景宪告诉记者。
说话间,85岁的村民黄翠兰走了过来,她来看看她的十几斤马蜂菜是否卖完。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笑容爬上老人的脸颊:“太感谢啦,不然我都不知道该去哪里卖。”十几斤马蜂菜,价值不过30多块钱,但对老人来说,一天的零花钱就有了。
其实,张景宪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的“红色村”。
日头渐高,社区里的红色基因传承馆迎来了参观团队。看着正向参观者讲述红色故事的学生张淑怡,角落里的张景宪不由得露出了笑容。当天,张淑怡是红色义务讲解员。
“在张和庄,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上学的小孩,都能讲述张和庄的红色故事。”张景宪笑着说。
张和庄是一座英雄的村庄。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曾在此设置临时野战医院,张和庄烈士陵园内安葬着革命烈士170位。这里不只有英勇的战士,还有不惜生命掩护战士、用自己最珍贵的食物照顾伤员的村民。
为铭记这段历史,赓续红色基因,张景宪自2007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社区党支部书记以来,一直通过自掏腰包、寻求资金支持等方式,将社区烈士陵园、野战医院旧址等场所重新修缮、建设。并将当地红色故事记录,建设了红色基因传承馆、红色战场还原场景等,守护红色记忆。
“我们开发了红色张和庄研学项目,学生们可以在此模拟演练战场救护等,也可缅怀烈士、重走长征路,体验投弹、迫击炮发射等项目。目前,此处已成为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菏泽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菏泽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谈起“红色张和庄”,张景宪满脸自豪。该项目自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有效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离开张和庄时,阳光在这里铺展出一片金色。这片红土地已结出了“金果子”,红色基因融入基层实践,不只改变了张和庄,也改变了张和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