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菏泽频道>内容详情

菏泽鲁西新区开展2025年大学生暑期文明实践与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26 10:54:4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冬访 通讯员 赵忠宇

2025年暑期,菏泽鲁西新区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基层实践,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精心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实施“小荷学堂”项目,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下沉基层一线开展文明实践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精准对接需求、创新服务载体、强化保障机制,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经验,有效推动了青年成长与基层发展的双向赋能、深度融合。

精准对接供需 构建多元实践矩阵

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核心阵地,打造“文化传承+健康科普+教育帮扶+全域科普”四维平台。琵李社区依托“古韵传承、德韵浸润”文化品牌,组织大学生开展“笔墨润童心”书法教学,让青少年在笔墨间感悟传统文化魅力;许楼社区联动家庭健康素养馆,策划“健康科普欢乐行”,通过养生歌谣、体测互动等趣味形式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还构建了“多维科普矩阵”,将防溺水宣讲、节气文化解读等融入基层治理,让科学知识与传统文化走进群众日常生活。

图片

菏泽鲁西新区万福街道聚焦留守儿童成长痛点,开展“小荷学堂”特色项目,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实践站设置2个教学点,招募青岛理工大学蒲公英支教团8名志愿者,为7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为期三周的精准服务。通过“课业辅导+特色课程+安全教育”三维模式,开展暑期作业辅导;创新开设“会跳舞的盐粒”“彩虹桥”趣味科学实验、非遗面塑传承等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兴趣、增长才干。

图片

菏泽鲁西新区丹阳街道创新“需求调研—项目试错—动态优化”工作法,引导大学生根据基层反馈调整服务方向。网络工程专业志愿者赵永辉针对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匮乏问题,发挥信息检索优势精选适龄读物,融入科技元素展示绘本动画,深获孩子们的喜爱;艺术与科技专业志愿者赵艺惠聚焦文化传承需求,设计民族特色扎染活动,用木棒、明矾等易得材料降低参与门槛,吸引众多居民参与,让传统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活力。

图片

深耕“五为”服务 彰显实践育人实效

鲁西新区各镇街以“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为导向,组织大学生开展精准化志愿服务,让文明实践扎根基层、惠及民生。

菏泽鲁西新区吕陵镇构建“五为”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组织大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宣讲乡村振兴、医保社保等政策,让惠民红利家喻户晓;开设广场舞、书法等文化培训课程,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开展环境清扫、垃圾分类宣传,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针对学校、养老院等场所,提供食品安全与心理辅导、手牵手学习夏令营等专项服务,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图片

佃户屯街道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让关爱服务暖人心、见实效。在庞庄社区开设公益托管班,大学生志愿者既提供课业辅导,又开设绘画、科普等特色课程,服务儿童100余人次,缓解家长“看护难”;在重点水域设立防溺水执勤点,结合公益电影放映普及安全知识,织密暑期安全防护网;开展“指尖非遗”活动,协助非遗教师指导青少年体验中药画、漂漆团扇,厚植文化自信;“暖饭传情”中手把手教孩子包饺子,陪独居老人拉家常,让基层关爱更有温度。

图片

陈集镇围绕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组织56名回乡大学生开展“强国有我·青春志愿”行动。深入九小场所排查消防、电气线路安全隐患,现场督导整改;组建防溺水巡逻队,沿河道、池塘宣讲危险水域识别与自救知识;协助行动不便老人完成养老资格认证,大大提升流程办理效率;在农贸市场、交通路口设立“文明引导岗”,推动商户诚信经营投诉量下降,交通违章现象显著减少,基层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图片

马岭岗镇锁定儿童与老人安全需求,开展“科技惠农润沃土,关爱帮扶暖夕阳”主题活动。通过动画短片、真实案例、互动问答普及防溺水知识,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筑牢安全意识;深入敬老院讲解用电常识,现场演示火灾应急处理,逐房排查线路隐患,既消除安全风险,又传递人文关怀,用青春力量守护“一老一小”平安。

强化保障机制 筑牢实践坚实根基

健全组织架构。构建“镇统筹、校对接、村落实”三级联动机制,制定完善安全预案,将学生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定期沟通反馈制度,及时收集群众意见优化服务方案,确保活动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整合优质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校舍,打造标准化教学场所,联动多个高校,引入专业支教团队,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回乡大学生“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聚合阵地、人员多方资源。

提升服务能力。在活动前开展专题培训,涵盖服务规范、安全防护、基层沟通技巧等内容;通过实践分享会、典型事迹宣传,引导大学生在服务中提升沟通协调、组织管理能力,涌现出一批扎根基层、担当奉献的优秀志愿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下一步,鲁西新区将系统梳理推广相关经验,持续深化与高校的战略合作,优化“五为”服务供给,健全常态化实践机制,引导更多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让青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生动实践中绽放绚丽光彩。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马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