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李冬访 通讯员 赵忠宇
当自主研发的甲醇发电机组跨越近5000公里,登上新疆和田海拔5700米的火烧云铅锌矿,在-35℃的生命禁区稳定输送清洁电力时,一条以技术创新为筋骨、以绿色低碳为血脉的甲醇新能源产业链,正在鲁西新区加速成形。
培育壮大新动能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度调整、我国“双碳”目标加快实现的时代背景下,绿色能源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位于菏泽鲁西新区的山东康沃控股有限公司,以甲醇新能源设备为突破口,不断推动能源领域技术变革,全力构建甲醇新能源设备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甲醇,作为一种低碳能源载体,具有液态安全、经济环保、绿色可再生等诸多优势,与现有化工、能源技术设施兼容,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方向。国家能源局在《“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明确将绿色甲醇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山东省也在相关规划中强调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甲醇正是其中关键一环。
康沃控股敏锐捕捉到这一发展机遇,以开拓者的姿态深耕甲醇装备领域。近六年来,公司从甲醇动力总成的研发入手,逐步拓展到甲醇动力在各类设备中的系统应用,成功构建起完整的甲醇新能源设备产业链。从甲醇发动机到甲醇发电机组,再到甲醇分布式电站,康沃控股的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公司自主研发的甲醇动力总成为核心产品提供动力来源,采用高强度蠕墨铸铁缸体缸盖及钻石涂层活塞、活塞环和缸套,强度大幅提升,B10寿命可达150万公里/25000小时。同时,通过应用高压缩比、高能量点火、高滚流燃烧室、优化进排气及增压中冷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并经过百项技术革新,产品不仅动力输出更强,还具备了极高的高原适应性。
昆仑之巅的挑战,是检验技术成色的最佳试金石。面对极寒、缺氧、生态敏感三重严苛考验,康沃控股的甲醇发电机组以硬核实力交出答卷:凭借氧气稀薄燃烧技术与高压缩比燃烧室结构,功率衰减控制在15%以内;上百项针对性革新,包括耐寒材料、智能氧耗补偿系统等,确保-40℃至60℃环境下轻松启停;全环境适应性设计更赋予其防风沙、耐盐雾的钢筋铁骨。不仅如此,甲醇发电机组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样亮眼——发电成本较传统柴油机组降低50%,单套设备年省燃料187.5万元,减排二氧化碳500吨,实现经济账与生态账的双赢。
从西北油田的狂风沙砾,到雪域矿山的极端缺氧,康沃甲醇发电机组的广泛应用,折射出企业在甲醇能源赛道长达六年的深耕轨迹和一次次的技术突破。连续三年入选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名录,专利墙上的55项国家专利(发明专利30项)、10项软件著作权,以及主导参与4项行业标准的实力,构筑起难以逾越的技术护城河。
创新血脉的奔涌,离不开人才活水的滋养。康沃控股深谙此道:研发团队占比高达34%,核心成员均拥有十余年行业积淀;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多所高校共建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获批,更标志着企业搭建起吸引顶尖人才的“强磁场”,为持续创新注入强劲动能。正是这支精锐之师,让企业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等荣誉殿堂。
“甲醇的液态安全、经济环保、可再生及与现有设施兼容的特性,使其成为能源转型关键方向。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跃迁,不仅是企业转型,更为山东优势产业锻造了绿色引擎。”康沃控股董事长胡庆松说。
康沃控股的崛起,绝非单兵突进。在菏泽,在“链主”企业的带动下,撬动起了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产业链——2024年前5个月,菏泽市396家规模以上机电设备制造企业营收突破237亿元,以康沃为代表的6家链主企业营收增长近10%。
当昆仑之巅的灯火被零碳甲醇点亮,康沃控股的竞逐“绿色能源装备”之路已超越单一产品的成功。它印证了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区域产业链为支撑的绿色转型路径的可行性。